2023-08-28
漁花專題 [ 日本海鮮 還安全嗎?]
近日都有不同客人會問我地日本海鮮安全嗎? 帶定頭盔先,我地唔係專家,只可以用現有搜集到既資訊話俾大家先日本核廢水既排放到底係點樣一回事,亦都歡迎理性討論。 首先關於目前我地售賣緊既日本海鮮,根據《食物安全命令》,原產地為日本東京、福島、茨城、宮城、千葉、群馬、栃木、新潟、 長野和埼玉十個都縣,2023年8月24日或之後收穫、製造、加工或包裝的活生、冷凍、冷藏、乾製或以其他方式保存的水產、海鹽,以及未經加工或經加工的海藻,我地係沒有售賣的,因為已經禁止輸入香港,法例亦禁止供應。而其他來自日本之食品,進口香港時亦需經過食安中心所進行之放射性監測確保食物安全。 如果大家對檢測結果有興趣,可以睇呢個連結:https://www.cfs.gov.hk/tc_chi/programme/programme_rafs/monthly_japan_nuclear_incidents.html 而漁花,亦都已經採購一部可以檢測β射線,X射線以及γ射線的核幅射檢測儀用以確保所有食品安全 然後,我地幫大家整合一下日本福島核電廠排放「處理水」/「核污水」/「核廢水」既資訊 前程提要:日本福島核電廠係 2011 年東日本大震災當中發生事故,當時為了防止汙染水的持續增加,東電公司開始於事故反應堆靠近陸地一側加裝凍土牆,靠近海岸一側加裝擋水牆,以及於數部機組附近加裝水井汲水,調節地下水位高低,並試圖讓廠區內的汙染水量不要再擴大。然而,因為降雨還有調節地下水位的關係註,即使東電每天都在汲水,目前每天都還有約 92 立方公尺的水會流進福島第一核電廠的 1, 2, 3, 4 號機組廠房內。在做法上,必須要讓外界的地下水位高於 1, 2, 3, 4 號廠房內的地下水位,才不會讓 1, 2, 3, 4 號廠房內的汙染水流到廠房外,但這麼做又會讓汙染水的水量日益增加,收集來的汙染水,都會一桶桶裝好存放於福島第一核電廠廠區內部,接受東電管理與進一步處置.在福島核災发生的10年後,當地儲存的過濾廢水已經達到125萬噸,逼近儲存容量上限。 福島核廢水與一般核電廠產生的核廢水有什麼不同? 一般核電廠運行的廢水,不會直接與燃料芯接觸,但因最高等級核事故而產生的福島核污水,並非正常核電廠產物,包含事故當下用來為反應爐降溫的海水、因為接觸到廠房內部的熔渣,所含的放射性物質不可同日而語。 福島核污水內含有鍶-90,一般核污水中幾乎不會出現。亦有碳-14,更有銫-137,碘-129,鈷-60等元素,而這一點正正是不同機構擔憂的主因,福島核污水是如何處理的呢?福島核污水首先會送到「銫吸附裝置」除去銫(Cs)和鍶(Sr),再經過淡水化裝置後,會被稱為鍶處理水,這種鍶處理水,可以作為 1, 2, 3, 4 號機組的冷卻水回收再利用。 絕大多數的鍶處理水,會被送到「ALPS多核素除去設備」,將 63 種放射性核種的 62 種放射性核種去除。經過「ALPS多核素除去設備」處理過後的「鍶處理水」稱之為「處理水」 ALPS是什麼? ALPS,Advanced Liquid Processing System,或者中文叫多核素除去裝置,係2012年10日由東芝成功研發,其作用為將日本福島核電廠在事故後所產生之核廢水淨化,但無法去除氚元素(Tritium) (H)以及碳-14元素。 這些經過一連串除放射性核種淨化處理的「處理水」,有效輻射劑量已經低於日本的國家標準每年 1 毫西弗(mSv/year),也低於日本政府訂定的「告示濃度限度比」或稱「告示濃度比総和」標準。按照法規,只要這些「處理水」的有效輻射劑量和告示濃度限度比都低於標準,就可以將這些「處理水」釋放到自然環境之中。 然而,目前面臨的情況是,即使這些處理水的輻射值已經低於政府標準,而且經過「ALPS多核素除去設備」淨化過的處理水,只剩下氚(H-3)這一個自然界很常見的放射性核種。註但因為社會上的反彈,福島第一核電廠內的這些處理水,遲遲沒有進一步處理,例如最常見的做法──直接釋放到自然界中。 如果對 ALPS 有興趣既朋友可以睇呢份資料: 關於處置東京電力公司(TEPCO)福島第一核電廠(FDNPS)ALPS(多核種除去設備)處理水的基本方針 …
閱讀內文